新春伊始,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齐齐哈尔市富㊣拉尔基区㊣的中国一重,已经开始忙活起来了。20多米高的煅烧炉熊熊㊣燃烧,一个重达700吨级的核电装备出炉了。
这里是重大装备的锻造车间,此刻虽然窗外是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刺骨寒风,但是车间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。在我身后,全球最大的量产钢锭锻件正缓缓出炉,它的温度达到1200多摄㊣氏度,隔着二三十米我㊣都能感受到它滚滚的热浪。它主要是用于制造核电机㊣组最关键的部件转子,这也是他们今年第一个出炉的核电转子锻件。
就好比10平方米的房间,不允许存在小米粒那么大的缺陷。仅锻造前的加热环节就需要1200多摄氏度的高温烧上3天tbd锻造钢,出炉后还要经受15000吨级的巨型锻压机像揉面一样反复锻压,确保内外材料的致密性等性能指标达到要求。
它的大不仅体现在重量和形状上的大,它更重要的㊣是体现在内部质量上。就像我们揉面团,从里到㊣外揉成均匀一致的材料的话,是比较困难的。现在中国一重已经完全掌握了这项技术。
通过管理提升和工艺优化,产品锻造周期从原来45天㊣缩短到30天左右,效率提升㊣30%,成本也大幅降低。